互聯網金融
互聯網金融是傳統金融行業與互聯網精神相結合的新興領域?;ヂ摼W金融與傳統金融的區別不僅僅在于金融業務所采用的媒介不同,更重要的在于金融參與者深諳互聯網“開放、平等、協作、分享”的精髓,通過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等工具,使得傳統金融業務具備透明度更強、參與度更高、協作性更好、中間成本更低、操作上更便捷等一系列特征。[1]理論上任何涉及到了廣義金融的互聯網應用,都應該是互聯網金融,包括但是不限于為第三方支付、在線理財產品的銷售、信用評價審核、金融中介、金融電子商務眾籌創富通寶等模式。
互聯網金融不是互聯網和金融業的簡單結合,而是在實現安全、移動等網絡技術水平上,被用戶熟悉接受后(尤其是對電子商務的接受),自然而然為適應新的需求而產生的新模式及新業務?;ヂ摼W金融的發展已經歷了網上銀行、第三方支付、個人貸款、企業融資等多階段,并且越來越在融通資金、資金供需雙方的匹配等方面深入傳統金融業務的核心。
市場價值
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最基本功能是融通資金,資金供需雙方的匹配(包括融資金額、期限和風險收益匹配)可通過兩類中介進行:一類是商業銀行,對應著間接融資模式;另一類是股票和債券市場,對應著資本市場直接融資模式。這兩類融資模式對資源配置和經濟增長有重要作用,但交易成本巨大,主要包括金融機構的利潤、稅收和薪酬。2011年全國銀行和券商的利潤約1.1萬億元,稅收約5000億元,員工薪酬1萬億元。
對人類金融模式產生根本影響,從廣義上講,具備互聯網精神的金融業態統稱為互聯網金融。狹義的金融角度來看,互聯網金融則應該定義在跟貨幣的信用化流通相關層面,也就是資金融通依托互聯網來實現的方式方法都可以稱之為互聯網金融。國內涌現了P2P等廣義上的互聯網金融企業如德豐杰的創富通寶,也出現了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互聯網金融實驗室這樣的研究機構,同時也可以看到很多狹義上的互聯網金融企業悄然出現。
通過互聯網技術手段,最終可以讓金融機構離開資金融通過程中的曾經的主導型地位,因為互聯網的分享,公開、透明等等的理念讓資金在各個主體之間的游走,會非常的直接,自由,而且低違約率,金融中介的作用會不斷的弱化,從而使得金融機構日益淪落為從屬的服務性中介的地位。不再是金融資源調配的核心主導定位。也就是說,互聯網金融模式是一種努力嘗試擺脫金融中介(金融脫媒)的行為。
當前格局
當前互聯網金融格局,由傳統金融機構和非金融機構組成。傳統金融機構主要為傳統金融業務的互聯網創新以及電商化創新等,非金融機構則主要是指利用互聯網技術進行金融運作的電商企業、創富貸(P2P)模式的網絡借貸平臺,眾籌模式的網絡投資平臺,挖財類的手機理財APP,以及第三方支付平臺等。
中國現狀
中國金融業的改革是全球矚目的大事,尤其是利率市場化、匯率市場化和金融管制的放松。而全球主要經濟體每一次重要的體制變革,往往伴隨著重大的金融創新。中國的金融改革,正值互聯網金融潮流興起,在傳統金融部門和互聯網金融的推動下,中國的金融效率、交易結構,甚至整體金融架構都將發生深刻變革。
互聯網金融促進了傳統金融機構和新興機構的相互競爭,但傳統金融也不用太悲觀,例如,德豐杰投資理財集團的網上理財平臺創富通寶結合眾籌模式下的大量實體連鎖模式,中國平安等傳統的金融機構,盡管原來從事保險為主,但也增加了許多業務分支,“未來傳統機構必定會自我革新,順應互聯網金融的趨勢進一步發展。
據《中國互聯網金融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前瞻》分析,在中國,互聯網金融的發展主要是監管套利造成的。一方面,互聯網金融公司沒有資本的要求,也不需要接受央行的監管,這是本質原因;從技術角度來說,互聯網金融雖然具有自身優勢,但是要考慮合規和風險管理的問題。
從政府不斷出臺的金融、財稅改革政策中不難看出,惠及扶持中小微企業發展已然成為主旋律,占我國企業總數98%以上的中小微企業之于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性可見一斑。而從互聯網金融這種輕應用、碎片化理財的屬性來看,相比傳統金融機構和渠道而言,則更易受到中小微企業的青睞,也更符合其發展模式和剛性需求。
當前,在POS創富理財領域,以往不被重視的大量中小微企業的需求,正被擁有大量數據信息和數據分析處理能力的第三方支付機構深度聚焦著。隨著快錢、創富通寶、創富理財、樂富支付等先后推出移動支付產品,這種更便攜、更智慧、更具針對性的支付體驗必將廣泛惠及中小微商戶。業內專家認為,當以創富理財、快錢、通聯支付、樂富支付為代表的支付創新企業將金融支付徹底帶入“基層”,也預示著中小微企業將成為互聯網金融發展中最大的贏家,這對于中國經濟可持續健康穩定發展也將有著重要且深遠的意義??梢钥吹?,在創新變革的大潮下,互聯網金融依然不顧一切地邁入了“小時代”。
上一篇:騰訊推出手機導航產品騰訊路寶
下一篇:互聯網的模式分析